霍山新闻网-凯发旗舰厅官网

凯发旗舰厅官网 > 时政综合 >


信息来源: 安徽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0-16 11:35:44


      长江航道芜湖主城区段的大龙湾水域。(资料图片)

      万里长江,滚滚东流,自安徽进入长三角区域。

      14万平方公里的江淮大地,兼顾南北之地利,融合东西之气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赋予安徽“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寄予安徽“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殷切希望,为安徽改革发展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

      7100多万江淮儿女,从未像今天这样豪情满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安徽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攻克了一大批过去认为不可能攻克的难关,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大批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今天的安徽,正在奋力实现前所未有的跨越赶超。

      新时代以来,安徽经济实力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到“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一个长期贴着“落后”标签的传统农业省,一跃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兴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

      伟大的新时代,是属于奋斗拼搏、书写华彩蝶变的江淮儿女的“大时代”。

      回望来路,安徽发展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跨越、每一项成就,都是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亲切关怀的结果,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方位落地转化的结果。

      并跑领跑,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近年来,安徽在建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勇挑重担,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敢打头阵,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锐意突破,一些领域实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并跑领跑。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实现新提升,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上当先锋。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布局地,安徽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已建在建预研稳态强磁场、全超导托卡马克等大科学装置13个。

      去年4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刷新世界纪录。今年9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刷新世界纪录。大科学装置支撑下的一个个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推升中国科技的新高度。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安徽全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相继涌现“墨子号”量子卫星和“九章”“祖冲之号”系列量子计算原型机等重大原创成果,成功研制国际先进水平的锶原子光晶格钟,目前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量子计算领域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创新驱动发展才有坚实、可靠的安全保障。安徽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薄弱领域,每年实施100项左右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推动解决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难题。

      计算光刻eda软件、九韶内核软件、高温合金叶片……一批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诞生于安徽,为相关领域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作出积极贡献。

      充分发挥科创资源丰富的优势,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必须打通从科技到产业的通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省企业研发投入、企业研发人员、企业研发机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占全社会比重均超80%。去年增加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200多家、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9600多家。

      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在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因地制宜,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

      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面对新一轮产业发展变革,安徽立足自身产业基础,聚焦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超过60%,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实现新提升,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当先锋。

      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路径,安徽坚持不懈推进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以汽车产业为例,通过奇瑞、蔚来、江淮、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企业的龙头带动,吸引汽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超过4000家。今年1月至8月,全省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达211.6万辆、93.7万辆,均居全国第2位;汽车出口93万辆,居全国第1位。

      创新活跃、技术密集是新兴产业的鲜明特征。

      安徽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拥有3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列全国首位,争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4家、居全国第6位。大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和数字化转型工程,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个,居全国第2位;打造全球“灯塔工厂”5个,居全国第3位;推动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62.5%,居全国第4位。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机制提高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效能。

      安徽邀请龙头企业、专家团队加入新兴产业推进组,共同制定产业规划、绘制产业链图谱,积极用好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等模式,通过市场力量发现产业资源。2023年全省利用基金招引在皖落地项目302个,基金股权投资金额218.77亿元,带动项目落地总投资2319.28亿元。

      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安徽制定实施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力争在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先进材料、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建设10个左右未来产业先导区。

      汽车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光伏制造业营收跃居全国第3位,新型显示产业营收居全国第2位,显示面板产能约占全国17%、全球10%。“新三样”产品中,全国1/5的光伏组件、1/7的锂电池、1/8的新能源汽车是“安徽造”。2013年至2023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7%提高到42.9%。

      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不断壮大,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动能。

      敢闯敢试,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

      安徽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努力从内陆腹地迈向改革开放新高地。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实现新提升,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上当先锋。

      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啃硬骨头、闯深水区,在多个领域承担试点任务。

      在医改领域,安徽勇当“排头兵”,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药品耗材带量采购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安徽开展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改革试点,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获批建设,相关做法在21个省(区、市)20个流域推广。

      以改革“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

      安徽常态化对标沪苏浙推出9批954项改革举措,建立企业家恳谈会制度,制定《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各类经营主体诉求“清单 闭环”解决,2023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综合得分和最佳口碑排名均居全国前列。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叠加,为安徽推动开放发展、在更大格局中统筹利用要素资源开辟了广阔空间。

      安徽携手沪苏浙加快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在更大范围内深度融合。2023年,全省共吸纳沪苏浙地区技术合同7090项、同比增长近七成。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以产带贸、以贸促产”,今年1月至8月,实现进出口5529.6亿元,总量居全国第9位;其中出口3725.3亿元,增长9.8%,增幅居长三角第1位。吸引大众科技、海森生物、渣打银行等一批重点外资项目落地安徽,今年1月至7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41家、增长7.2%。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实施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累计形成221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4项为全国首创,1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打造世界制造业大会、“投资安徽行”等一系列开放平台,吸引各类产业要素资源加速向安徽集聚。今年9月举办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促成合作项目700多个,投资总额约3700亿元。

      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安徽发展的天地更加广阔。

      生态优先,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安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力污染防治攻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努力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实现新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当先锋。

      安徽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气质”改善,蓝天常在。

      近年来,安徽持续推进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项攻坚战役,实施皖北六市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2023年,全省pm_2.5平均浓度34.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首次监测时下降1/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9%,较2015年上升11个百分点。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安徽全面强化河湖长制,推动河湖长“有名有责”“名副其实”,加强入河入湖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加快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一水一策”治理城乡黑臭水体,不断改善水环境、优化水生态。长江铜陵段、安庆潜水(潜山段)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巢湖十八联圩湿地修复入选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行动优秀案例。2023年,安徽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突破90%,改善幅度居全国第三。

      源头防治,保卫净土。

      安徽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农用地分类管理,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发布实施《全省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方案(试行)》,梯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为土壤安全筑牢坚强防线。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自然环境的逐步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的逐步完善下,安徽的生物多样性在恢复中提升,扬子鳄等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连续3年被国家考核为“优秀”。

      全面绿色转型,必须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安徽深化产业结构转型,培育壮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推动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社会发电装机的比重达47.4%,居长三角首位。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40家、绿色工业园区2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2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向绿而行,把好山好水保护好。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在江淮大地徐徐展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安徽新格局正在形成。

      民生为大,持续增进百姓福祉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安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抓好“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满足“安居乐业”的多样民生,兜牢“安危冷暖”的底线民生,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多得实惠,真正将群众“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办到“百分之百”。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新提升,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当先锋。

      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农村民生显著改善。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11659元增至2023年的17872元,脱贫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33.8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78.8万元。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改造农村户厕超400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近九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覆盖,垃圾收运环卫市场化率达100%。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安徽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去年启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到2027年,建设精品示范村1000个以上、省级中心村1万个以上。

      就业是民生之本。围绕群众“好就业”“就好业”的期盼,安徽深化“家门口”就业行动,搭建“三公里”就业圈平台,促成就近就业;实施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均超过65万人。今年1月至9月,城镇新增就业70.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5%。

      针对医疗、养老等领域民生短板,安徽连续多年实施民生工程、民生实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指导商业保险机构推出全省统一的“安徽惠民保”。紧抓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机遇,围绕严重危害群众健康、跨省就医集中、疾病负担重的病种,先后获批儿童、创伤、肿瘤、神经、心血管等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新增近万张高水平专科床位。

      去年以来,安徽先后启动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医养结合改革试点、农村养老政策体系创新实践等改革事项。全省养老机构床位达到32.1万张;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成93家,2026年将建成不少于400家,辐射所有城市街道和部分有需求的社区。医养康结合度持续提升,护理型养老床位达到23.8万张,335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

      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皖北地区过去饮水主要靠地下水,取水难、水质不稳定。从2021年起,安徽实施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引调长江水到皖北,进行地下水水源替换。第一批13个县(区)已于去年底全部实现水源替换,剩余15个县(区)群众也将在明年底全部喝上干净的地表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努力办好事关全省的民生大事的同时,安徽建立健全群众诉求即收即办机制,构建收集、转办、督办、评价、反馈等闭环工作机制,确保群众“急难愁盼”有地方说、有部门管、有人帮助解决。得益于“民声呼应”平台的搭建,今年上半年,安徽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上升2.1个百分点,群众满意率上升5.1个百分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面感知民声民意,实打实办好民生实事,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奔头。

      持之以恒,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

      安徽坚持把“三严三实”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持续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氛围日益浓厚。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党的建设质量实现新提升,在践行“三严三实”上当先锋。

      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把关、教育培训突出政治训练、干部管理突出政治监督、基层党建突出政治功能……安徽各级党组织突出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引导广大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能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干部队伍。安徽认真贯彻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既从严要求,又关心关爱,制定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意见、关心关爱干部20条具体措施,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强化正向激励,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争当新时代改革促进派、发展实干家。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安徽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提升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品牌,安徽持续23年选派干部到村任职,选派规模大、时间跨度长。

      今年6月底,全省第八批9800多名选派干部圆满完成3年驻村任务。第八批选派干部驻村期间,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360多个,为民代办事务44.4万件,化解村级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5.8万件。目前,第九批选派干部肩负使命和重托,在广袤乡村接续奋斗。

      党风廉政建设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安徽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刻不停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传导下去、一贯到底,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省各级党组织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为安徽各项事业发展筑起更加坚强的政治保障。

      金秋时节,千里江淮,满目锦绣,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播种的季节。

      新时代新征程,安徽发展面临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发展机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更加壮丽的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安徽新的更大贡献!

审核: 张金柱 陈波

凯发旗舰厅官网的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