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湾沚区鸠兹湾景区一角。顾亦飞 摄
近年来,我省多地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以“文旅 ”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文旅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形成本地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效应,探索出乡村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更多可能,充分释放乡村经济新活力。
滁州市南谯区
“茶旅”融合花开岭上
乡村发展文旅,离不开路。
2021年,“江淮分水岭最美风景道”ip横空出世。这条皖东“千里画廊”主线总长420公里,跨联滁州市8个县(市、区)、35个乡镇、119个行政村,串连全市100多个景区景点及乡村文化场馆,助力滁州旅游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原本“藏在深山人不识”的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也因为这条路,很快就成了最热门的旅游打卡地。
井楠村盛产茶叶,尤以“西涧春雪”为盛。但酒香也怕巷子深。风景道未建成前,井楠村赵洼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维清,把整个春天的时间都用在推销“西涧春雪”上了。千百里之外的爱茶人,喝着他送上门去的茶,齿颊生香,却无缘来一趟井楠,看一看孕育了这款好茶的岭上好景致。
2021年,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施集段开通,王维清在路边建了一个120多平方米的展示厅,用来销售合作社的茶叶及土特产,没想到生意出奇火爆。“路一修好,游客就多了起来,而且一年比一年多,春茶上市时,展示厅里每天都有不少游客,以前我去外地挨家挨户推销,现在坐在家里就能卖断货。”王维清笑着说。
无数游客通过这条岭上风景道,慕名来井楠村,他们不仅品尝到以唐代诗人韦应物诗作命名的名茶,更体会到了诗中“幽草涧边生”“黄鹂深树鸣”的风情。
一条路,为村民们带来了更多的财富,也为井楠村带来了“蝶变”的内驱力。2023年起,井楠村坚持“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发展路径,明确茶文化养生特色旅游村发展定位,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推进。
在井楠村,被万亩茶园温柔环抱的井楠茗宿,如同一颗未加雕饰的明珠,引来无数旅人感受原生态的“茶村文化”。
井楠茗宿负责人李曦说:“井楠是滁州茶叶主产区,春暖花开时,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亲手采茶制茶,还能吃到春天的时令野菜,像香椿头呀,马兰头呀,我们还有一道当地特色小吃——将新鲜的茶叶用油微炸,洒上椒盐,吃起来很脆,散发着幽幽茶香,特别受欢迎。”
无茶可采的季节,风景道旁的美丽村落同样是回味乡愁的好去处。在井楠茗宿和以“诗集岭”为主题的罗洼民宿,夏季“茗”星音乐节充分激活了年轻人与乡土联接、碰撞的青春活力;纷纷引入的诗词文学沙龙、新书签售会、研学教育、新车发布展览、美食节等活动正为这片乡村带来浓浓诗意……
依托“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南谯区将沿线乡村“串珠成链”,构建起了立体式生态文旅圈,其中途经井楠村、孙岗村的“醉美茶道”成为“长三角自驾游示范目的地”重要体验线路。同样依托风景道南谯段而开发出的“乡村旅游美食大赛”“石榴采摘节”“重阳饮菊花酒节”“皇甫山彼岸花森林文化旅游节”“黄金梨采摘节”“金甲溪森林漂流节”“蓝莓采摘节”等节庆活动,正吸引更多人畅游南谯。
以路为媒,“茶旅”融合,不断开发和拓展乡村旅游产品,南谯区的文旅实践,正在这条“岭上”开出绚烂繁茂之花。
芜湖市湾沚区
“驻村青年”成流量推手
第一次来到湾沚区六郎镇小陶村,黄勤茹就爱上了这里。
村庄很安静,村口有个圆形的当家塘,周围长着参天古树,房屋错落有序,顺着小路走到头,是大片稻田……
黄勤茹是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老师,也是芜湖浆染非遗传承人,当时,她正在芜湖周边寻找一个合适的村子,“想把它打造成一个远离闹市、可以自由交流、永不打烊的文艺平台”。
跑了很多村庄后,黄勤茹的脚步忍不住停在了小陶村。
2023年,以小陶村为平台,六郎镇与安徽工程大学共建起“青匠”非遗文化村落,锔瓷、刺绣、浆染、手制卷茄等首批4个非遗技艺工作室相继落户小陶村,它们如同埋进土里的种子,开始为村庄孕育另一种可能。
黄勤茹一开始的想法是,在小陶村建一个研学基地,鼓励学生产教融合,同时不定期举办文艺类专家讲座、青年文化交流活动。小陶村很“原生”,离市区不远,关起门来又能远离车马之喧,是个安心做事的好地方。
村里也有自己的想法:通过非遗文化村落建设,引来人流,让村民们也能参与进来,得到好处。
“小陶村青年文化市集”让这两个想法完美融合。
2024年春天,小陶村开始筹办第一届“文化市集”,大家都没有经验,全靠网上的市集爱好者帮忙“顶”起来。开市那天,应约而来的年轻摊主们围着当家塘把摊位摆得满满当当。有朋友想来,让黄勤茹发定位,一开导航,发现进村的那段路堵成了紫色。
第一届市集吸引来近2000人,小陶村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而对于黄勤茹来说,将“非遗”文化融进更多现代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恰是她最想要的。
很快,第二届“小陶村青年文化市集”在夏天又开市了,比春天更火爆,有人不嫌路远,从武汉、上海等地专门赶来,有关“市集”的直播、花絮通过微博、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广泛传播,让小陶村频频“出圈”。
两届市集的成功,给了小陶村意外的惊喜,“小陶村青匠非遗村落理事会”再开会时,有了新的议题:是不是可以打造一个“非遗”和传统手工艺作坊基地,艺术家和学生们可以在基地里“零负担”开展创业孵化,村里的留守女性也能“在村就业”,增加收入。
黄勤茹心里早有了“最佳人选”——即将于今年中秋节期间举办的第三届“文化市集”,报名的人中有一位82岁的老奶奶,被黄勤茹称为“手工编织野生艺术家”,老奶奶没受过专门训练,但对色彩图案有着独特的审美,作品充满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原创性特征,“我们正在考虑,让老奶奶提供灵感和设计,驻村团队把设计固化,制作出生产流程,然后交给村民们来做——这个项目实操性很强,而且很适合小陶村的氛围。”黄勤茹兴奋地说。
算一算,才一年多的时间,“在村艺术家”为小陶村孕育的“另一种可能”,已经破土而出,向阳生长。
在湾沚区红杨镇周桥村,“外来者”也成了乡村文旅发展的一股特别力量。
2023年11月,位于周桥村梅村自然村里的梅村小筑民宿正式运营,主理人高洁特意在民宿里建了一个18张床位的“青年旅舍”,专门用来接待“数字游民”——不收床位费,可以免费住上十天半月,前提是,得为梅村做点什么。
高洁这样解释“青年旅舍”的意义:“我们很难把人才长久地留在乡村,但只要让人才和乡村不断产生交集,就会为乡村带来很大的改变。”
这“18张床”,同样是落在土壤里的种子,会蓬勃生发、枝缠叶绕,渗透进这座村庄的气质里。
很快,梅村小筑吸引了很多外来的年轻人,他们不定期前来,住上一段时间,在放松自身的同时,力所能及为乡村做些事。
在这些“数字游民”的创意和参与下,村里有了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举办了“梅村邀你‘剧里’过大年”文艺活动,拍出了以村民为主角的系列微视频短剧……
梅村小筑的文艺属性像一块磁石,吸引来众多有趣、有才华的人,他们既是游客又是“临时村民”,尽己所能参与到乡村的建设中,为当地文旅发展增添了不一样的风景。
岳西县古坊乡
以“省际pk赛”打造特色ip
眼下,整个古坊乡都在为一场跨省乒乓球比赛忙碌着。
这场省际村乒超联赛,计划于9月22日打响,6支参赛队伍,3支来自岳西县古坊乡,另外3支队伍,来自与古坊乡上坊村仅一埂之隔的湖北英山县陶家河乡。
这场球赛还嫁接了“猕猴桃丰收采摘节”——古坊乡1000多亩红心猕猴桃已经挂满累累果实,令人垂涎欲滴。
就在今年7月,古坊乡举办的第二届“村ba”,同样吸引了陶家河乡组队参赛,5天的比赛成了两地村民的狂欢,“蹭”上这波热度的,是古坊乡的特产稻田虾和生态大米。
与邻省乡村抱团合作,以文体活动助推农特产业、文旅产业发展,早已成为古坊乡的特色标签之一。
陶家河乡被喻为“鄂豫皖根据地红色地标”。近年来,当地政府更进一步认识到红色文化的丰富和厚重,明确把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作为重要内容,与全域旅游广泛融合,传承红色基因,加快绿色崛起。
两相比较,陶家河乡发展红色文旅的先天优势更为明显,古坊乡该如何迎难而上、逆势而为?
其实,早在数年前,古坊乡就已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承接邻省红色旅游溢出效应的准备。
培育和扶持餐饮业、民宿业发展,可以视作古坊乡与陶家河乡跨省联动、抱团发展文旅产业而下的一步先手棋。
2016年,乡政府和村委会鼓励和扶持上坊村民徐合林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就是想让他带头把村里的餐饮业做起来。“农家乐”开起来没多久,口碑就传了出去,吸引了很多来陶家河旅游的客人。在徐合林的带动下,上坊村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很快发展到20多家,整村餐饮营业额近1000万元,“游在陶家河、吃在上坊村”,成为两地携手发展文旅的生动写照。
2017年,古坊乡及上坊村在安徽省社科院扶持下,开始着力打造“皖西秘境”为主题的全域旅游,至今已建成“皖西秘湖”特色民宿区、087爱情主题公园、徐大娘旧居及红色广场等文旅项目。
2021年起,古坊乡被纳入“环司空山省际毗邻发展示范片区”,上坊村处于片区核心地带,近两年来,村里围绕主导产业,不断融合发展“茶农旅 研学”,同时配套好民宿、美食,倾力打造省际边口特色示范村。
素有“文体之乡”美称的古坊乡,借举办省际体育比赛带来的热度,深度捆绑农特产业和文旅产业,“比如,‘村ba’是为了推广稻田虾和生态大米,现在是红心猕猴桃,后面还有高山小黄姜,每场活动,不仅吸引了本地游客,还吸引了很多湖北游客……”古坊乡党委书记王松林说。
借助红色旅游的溢出效应,着力打造差异化的文旅项目,逐步完善“吃住行游娱”的服务矩阵——在越来越多元化的旅游体验上,古坊文旅已做好了向更高层次进阶的准备。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祁海群)
凯发旗舰厅官网的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