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春,暖阳温柔。
沿迎驾大道东行十数里,便已是下符桥地界。此地一改里山区的崎岖峻拔,地势豁然开朗。一路蓝天白云相伴,油菜与麦田相间。放眼望去,河有九湾多碧水,田无一垄不黄花,春风拂面游人皆醉。
从一座叫仙人湖的小型水库下车,湖边几橦木屋别墅依山势次第架构,几只供游人垂钓的小船正随湖水惬意荡漾,这是一处名为“大别山人家”的农家乐。
“我们当地人叫它箱子石,从这条小路上去差不多1000米就到了。”热情的老板给我们指了上山的路。
沿一条不足一米的水泥小径穿林而过,两旁茂林修竹,杂花生树,不时可见有房屋般大小的石岩杂乱无章地横亘路边,这些巨大岩石通体呈红褐色,形态各异,有如巨蟾吞月,有如老牛卧眠,手抚其上,表面斑驳而沧桑。岁月无痕,它们已经在这里目睹过几度夕阳红,经历过几朝风雨摧?
半个小时的攀爬,已是汗湿春衫,终于到达山顶。转过一片密集的灌木林,眼前一亮,不由地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神奇:三块高约盈丈的巨石箕踞山巅,后两块平齐叠放,上层巨石顶部圆整鼓突,像极了旧时女子陪嫁的箱形妆筪,难怪当地人称它为箱子石了。
传说,此地曾有一恶霸横行乡里。后来,有位白胡子老神仙托梦给他,说是山顶有像箱子的大石崖里藏有金银财宝。等他去取宝贝时,天上就电闪雷鸣收拾了那个坏蛋。到现在,还有老辈人说,这个山头在夜间常会散发五彩霞光,所以这座山才叫通光山,而这块大箱子石里兴许真的还有宝贝呢!
前面南面而立的那块岩体更为高峻,上圆下窄,巍然耸立,远远望去,如一哲人头像目光如炬凝视东方。历经万般红尘劫,犹如冷风轻拂面。千万年岁月逝灭如幻,世间悲欢阅尽,今天的你,再不用忧愁稼穑不易,民生多艰了吧?
爬上箱子石,远处的下符桥集镇沿g105线夹道铺开,街巷房舍交错如织,车流滚滚缓行如蚁。极目远眺,山下阡陌纵横如棋盘,四野平阔似画卷,人间正是四月天。
“下符桥镇是霍山的北大门,明朝时修建的下符古桥号称‘淮西第一桥’,这里自古就是通往霍山、及至湖北英山等地的交通要道。你们看,山下那条两山相夹的山冲就是秦冲,抗战时期那场著名的秦冲阻击战就是发生在这里。”给我们作向导的下符桥镇圣人山村党总支副书记谭录国指着山下说。
1938年8月27日上午,日本侵略军步、骑兵3000多人,携火炮八九门,由舒城桃溪镇经山南馆大举向霍山县城进犯。
闻敌讯,霍山县城商家居民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向西南山区转移。日军的山炮炮击声、飞机俯冲扫射声、房屋起火倒塌声、群众号哭声不绝于耳。
为掩护民众转移,省保安五团在距城东北15华里的秦冲布防。三十七师张凌云全部进入阵地戒备,并令守备磨子潭某部推进至三十七师右翼,相机策应战斗。同时令国民党一三二师王长海部协同各部梯次推进纵深,配置于淠河两岸戴家河、黑石渡至诸佛庵一线。
8月28日傍晚,敌小野旅团一部1000多人,由下符桥以东进攻圣人山莺歌嘴阵地。一三二师火速渡淠河,抢占秦冲右侧的笔架山,省保安五团占据秦冲左侧的箱子石山。至午夜,日军袭击秦冲,多次冲杀均被击退。
8月29日,日军约2000人,在数架飞机的掩护下,向圣人山、莺歌嘴阵地包围攻击。敌炮火甚密,阵地几易其手,战斗十分激烈。一三二师以笔架山据险扼守,敌伤亡惨重。午后2时许,该阵地全部被敌炮火摧毁,加之敌分兵由小路绕阵地侧面威胁守军。守军不得已放弃第一线阵地,撤到十里铺第二阵地,仍与敌继续缠斗。到午后4时许,敌机狂炸县城,弹着火起,燃烧甚烈。城内守军与日军激烈巷战后,被迫由西门转移,霍山县城遂被日军占领。
秦冲阻击战,从28日傍晚开始到29日午后4时许结束,战斗达20小时,挫伤了日军锐气,表现了抗日军队的顽强抗战精神,为县城和附近群众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为阻止日军西进霍山,进而从南线进攻武汉,那一战打得惨烈啊!听老一辈的人讲,要不是秦冲打得那么拼命,霍山整个县城的老百姓就完了。后来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全县阵亡将士1545人,其中秦冲阻击战就阵亡了830人,可见当时战斗的残酷。”谭录国满怀感慨地说。
伫立通光山顶,环顾四周入眼皆景,山下稻田里已是一片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回想前尘似海往事如烟,一时间竟恍惚忘我。80余年前,脚下这片红色热土,是否曾遍洒烈士鲜血?山风袭来,昔日的烽火销烟如今已消散于油菜花香……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牺牲壮志。看今朝,正道是沧桑,换了人间。
凯发旗舰厅官网的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