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新闻网-凯发旗舰厅官网

凯发旗舰厅官网 > 县外媒体看霍山 >


——霍山县春耕备耕一线扫瞄
信息来源: 中国网客户端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05 16:38:56

  正月未央,小雪初霁。日暖村村竞农事,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霍山县各镇各村的田间地头,一幅“人勤春来早”的春耕画卷又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次第铺开。

  党建堡垒“第一线”

  这几天,霍山县但家庙镇但家庙村党支部书记汪钰几乎天天都在田间地头上转悠,他既要查看冬小麦和油菜的生长情况,又要组织农机以备春耕。地里的油菜苗已经冒头转青,密密匝匝望过去仿佛一整块绿色的地毯。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生产的关键时期,霍山县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县领导包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村组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五级包保责任制,将春耕生产任务落实到镇、到村、到组、到种植主体,确保粮食安全“开门稳”。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各村党组织通过召开党小组会、板凳会等形式,发布春耕生产“动员令”。成立“党员突击队”,筑起春耕备耕“一线堡垒”,组织对农民春耕生产存在困难、农资储备和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对症施策,为春耕备耕打牢坚实基础。

  “去年年底,但家庙全镇共种植油菜5551亩,小麦1518亩,其中但家庙村就有油菜1154亩,小麦442亩,我们村集体也种了731亩油菜,312亩小麦。现在就是人手不够,每天至少得要30余人为油菜、小麦除草、清沟、追肥。”汪钰忙得有点着急上火。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春耕备耕生产工作中,但家庙镇广大党员在春耕一线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主动投身春耕备耕工作,帮助农户做好农技指导、农资储备、农机管护等工作。

  “前段时间我们全县虽然遭遇低温雨雪天气,但对大田农作物伤害不大。当前田间管理重点是指导农户及早做好小麦返青肥和油菜薹花肥追施、防除草害、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只要水肥管理能跟上,每亩收入个上千元不成问题的。”汪钰肯定地说。

  农技指导“及时雨”

  龙年春节的年味尚未散去,“中国黄芽之乡”大化坪镇上的农业企业、产业大户已经开始积极筹备农资育苗、调配农机设备、开展茶园管护等工作,有力保障春季生产需求。

  “眼看正月过后马上就要迎来茶春季,前些年受疫情影响茶叶销售也不同程度受损。今年是保茶叶生产大干快上的一年,很多茶农都在修冻枝、上春肥,并做一些防止倒春寒的措施,春耕保产的行动很迅速,大伙对今年茶叶增产茶农增收很有信心。”大化坪镇农技站长熊启厚底气十足地说。

  茶叶是大化坪镇的核心产业,为了指导农户“抢茶春”,大化坪镇整合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等多元力量,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及时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一方面加强与农户“点对点”在线沟通,通过视频、电话、微信等灵活方式提供服务,把传统集中培训变为“对点对户”分散交流,实现“云端”指导;另一方面充分调动辖区内乡土人才、种植大户等“土专家”“田秀才”积极性,采用分片包干、专人负责的方式,开展问诊答疑、上门指导等服务,开展“科技进家”,将茶园管理、有机施肥等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进千家万户。

  “春节一过,立马就有农技人员通过微信群告诉我们今年新春低温对茶叶生产有哪些影响,该怎么应对。现在又到我们茶园里现场教学,让我们心里更有了底。去年我们家茶叶总销售额400万元,纯收入30万元左右,今年我还要继续扩大黄小茶、黄大茶的生产销售,争取再推出一两款茶叶新产品。”大化坪镇茶叶大户刘正堂信心十足地说。

  为民增收“责任田”

  “你看,这地垄上一片片白色的丝状物就是羊肚菌的菌丝,再过半个月,幼菇出土,3月中旬到4月上旬就是羊肚菌的最佳采收时间。这段时间雨雪天气多,为了减轻低温冻害,我们都在加设防寒幕。”诸佛庵镇西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汪波蹲在大棚里,两脚沾满了湿泥巴,但忙碌中的他全然顾不上这些。

  2023年10月,西石门村瞅准方向,利用村里自有资金,投入55万元,建起10亩钢架大棚种植羊肚菌。

  羊肚菌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整地、挖沟起垄,到建棚盖网,再到最后的采收都需要大量人工投入。

  “这春节期间实在找不到人,我们村两委只能自己下田动手干,整个正月几乎都泡在这块基地里。”汪波说。

  听汪波介绍,现在羊肚菌的市场需求缺口较大,只要种出来,基本上不愁销路,如果后期管理能跟上,预计鲜菇亩产可达200到500公斤。

  “那边是我们村里和招商引资来的大户茗源茶园合作建成的10亩茶苗基地,扦插的都是在当地受欢迎的‘舒茶早’和‘春雨一号’。”汪波指着一大片黑色的钢架大棚说。

  西石门村人口3600余人,绝大部分都在外务工,平常在家的不足百分之三十,而这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的就近就业问题就成了村两委的一块“心病”。

  乡村振兴看产业,近年来,西石门村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当地的毛竹和茶叶资源,已经陆续建有20多家个体毛竹和茶叶加工企业。村里留守的平均年龄在55至65岁的老年半劳动力,除了可以在这些个体企业里上班,也可以在村里的茶苗基地和羊肚菌基地里就近就业,人均务工增收在1.5到2万元左右。

  “村集体经济就是我们为民增收的责任田,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续航动力,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留守村民创造更多就业途径,增加家庭收入,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汪波坚定地说。

凯发旗舰厅官网的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